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7篇

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7篇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件庄严和肃穆的事,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景点遗址等,感悟革命先烈为建设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7篇

篇一: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 体会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件庄严和肃穆的事,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景点遗址等,感悟革命先烈为建设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无比,感怀当下生活幸福美好的来之不易,感念初心使命释放的无限潜能,激发内心对党的信念、信仰、理想、宗旨等的笃定与砥砺,等等。可以说,革命传统教育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大的、也是难以言表的。

  不兴伪事,不采华名。革命传统教育很大程度上属于思想洗礼和精神洗涤,不像业务培训那样,可以直观传授本领和技能,可以计量化和厘定学习的增进尺度与提升水平。因此,革命传统教育关键要人到心到神到,真诚品读革命现场和英雄事迹承载的精气神,实意与先烈先辈的英魂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净化污垢、清刷灵魂的效果。革命传统教育成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只有自己亲身体会到。因此,一旦革命传统教育失去真心、走心,极容易沦为形式和过程。

  在现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过程中,不乏少数党组织和个别党员干部把革命传递教育当作“走秀”。比如,有的事前不做功课,对要去的革命景点“茫然不知”,现场参观时跟着队伍走听得“稀里糊涂”,只顾着拍照、比手势,事后仍旧“云里雾里”。再如,有的开展“历史重现”特训,管理疲乏、组织不严,培训现场“嘻嘻哈哈”、松松垮垮,不但玷污了历史和英雄,还滋生不良作风。诸如类似,缺乏神圣感和严肃性,将革命传统教育带偏了节奏。

 归根结底,革命传统教育属于党内教育的重要构成,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属性。若把革命传统教育当作一场秀,参观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参观完冷冷清清、凄凄切切,一丁点收获没有,甚至带着旅游的心进行教育,岂不是严重吞噬了革命传统教育的政治性与原则性,也让党内政治生活抹上一道阴影。因此,无论如何要动真格、出重拳刹住这股歪风,确保革命传统教育的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当然,革命传统教育不意味着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套路”教育,也是可以实行创新性和创造性开展的。反对将革命传统教育当成“走秀”,并非代表要扼杀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力和生命力。要求革命传统教育崇尚走心、恪守党性、激发精神,避免因“走秀”等消极因素破坏党内生活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相反,革命传统教育是可以实现严肃性和活泼性统一的,如不少地方开展的现场体验教学,临时点名让学员现场发表感想,运用“重走长征路”等特色教学课程等方式,确保党员干部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让革命传统教育走心不“走秀”,根本还是要宣扬规则的力量,让革命传统教育在机制框架下运行,在阳光下透明防腐。比如,可以侧重对党员干部参与革命传统教育的考核与检查,倒逼其认真投入到革命传统教育中去;再如,可对革命传统教育的课程进行评估,确保在源头上为党员干部提供精品营养等等。总之,革命传统教育必然要以思想修炼、精神锻造为主,提升党性作

 风、笃定政治理念。

篇二: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8 篇 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合集 接受为期三天的革命传统教育培训,追忆井冈山历史,感悟和学习井冈山精神。在这三天时间里,我聆听了培训学校老师的精彩授课、动情叙述,重走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参观了黄洋界哨口、朱毛故居,瞻仰了井冈山烈士陵园,亲身感受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建立时的艰辛和不易,感受了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和厚重,一路行程,一路感动,一路震撼。其中,在我记忆的深处,有一座静静的黑色的二层小楼,它就是小井红军医院,其悲壮与凝重格外让我铭心刻骨。

 小井红军医院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西北约 6 公里处的小井,是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建于 1928 年,最初名为“红光医院”。这所医院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木结构二层楼房,共有 32 间病房,可容纳 200位伤员。

 走进略显昏暗的医院房间,看着红军战士用过的病床、木头做的手术洗手盆、竹片磨制的手术刀、用了又用的绷带,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岁月中艰苦卓绝的斗争情景,仿佛清晰呈现在眼前。你无法想象,当时的医疗条件是何等的艰苦!

 当老师动情的讲到小井红军医院悲壮的历史时,我被彻底震撼了„1929 年 1 月下旬,湘赣两省敌军调集 xx 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会剿”。一天夜里,敌军由冈宁县斜源村一游民带路绕道偷袭了小井村,住在红军医院的 130 多名重伤病员落入敌手,敌军对我军伤病员严刑拷打,威逼伤病员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

 伤病员们面对敌人的枪口,忠贞不屈,视死如归,最后全部在敌人的机枪扫射下英勇就义,最小的年仅 14 岁„ 如今数十年风雨飘过,小井红军医院黑灰色的外观仿佛一直述说着曾经的腥风血雨,古朴沧桑中隐含着悲愤与忠烈。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当时在面对敌军的威逼胁迫下,130 多人全部都做出了同样的抉择?是什么,支撑着这 130 多人做出了这个视死如归的伟大抉择? 我在想,如果换做今天,也许不会出现这个伟大的抉择。

 因此,我们需要追忆,需要感悟,需要分析,需要反省,需要学习,为什么 130 多人全部能做出伟大的抉择? 我想,主要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坚定的信念。尽管当时条件艰苦,环境险恶,但他们肯定一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一切为人民福祉信念,因此,最后面对生死关头,依然坚定信念,视死如归。而如今,我们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物质主义日渐盛行,信仰失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由于缺乏信念,过分追求物质主义,导致我们今天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却要面对生态破坏、环境恶化、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带头学习,端正自身价值观,提高党性修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努力的投入到本职岗位工作中,为建设真正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国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第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们总是把组织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组织需要作为个人的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今天我们生活工作在和平年代里,干事业、做工作不需要像战争年代那样随时冒着生命的危险,需要只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知难而上、敢于担当,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多同志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不主动、不积极,消极懈怠;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开拓创新;缺乏奉献精神和意识,工作讲条件、讲待遇;遇到困难就缩,遇到问题就躲,遇到责任就跑。作为我们党员干部,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服从组织安排,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本人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创新开拓不足的问题,今后将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创新工作能力。

 第三,有强大的团队协作精神。古人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们总是坚持着共产主义信念,紧紧团结在一起,一起艰苦,一起斗争,一起出生入死,一起视死如归。

 很难想象,在当时面对敌军的威逼胁迫下,面对个人生死的危难关头, 130 多人,竟无一人叛变说出红军主力方向,全部做出了同样的伟大抉择。今天,我们每一个单位,每一项事业、工作,同样需要团队精神,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完美极致。然而,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是有一些部门,遇事互相推诿,存在部门格局;总是有一些人,计较个人得失,不考虑集体利益,不融入团队;甚至会因为心里失衡,做出一些影响、损害团队集体利益的事情。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到带头作用,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主动多沟通、多协调,注意工作方法和技巧,对上大团队,要服从和配合;对下小团队,要关心职工利益、困难和情绪,充分发挥个人工作积极性,发挥团队精神和力量,努力提高工作成效,促进单位事业健康发展。

 井冈山之行已经结束,但永放光芒的井冈山精神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前进力量。我们应该追忆革命历史,感悟革命先烈事迹,学习革命先烈这种坚定信念、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知难而上的井冈山精神,在实际工作爱岗敬业、团结群众、开拓创新、敢于担当,认真履行好本职岗位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为单位的发展、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题记

 曾经以怎样膜拜的心情,在埃德加斯诺的引领下读完了详实巨著《毛泽东传》,曾经又是以怎样激昂的情怀向我的学生倾囊讲授了毛泽东的青年时代。虽然那段梦幻般的过往尘封已久,却在今天这一场红色教育甘霖的滋润下还原出了最初的模样。

 一、奔跑是最梦幻的憧憬 汽车在高速上奔驰,金秋的阳光透过车窗的折射均匀地涂抹在每一个人还稍显惺忪的脸上,揣着红色梦想的二十五位同行者在阳光的打磨下却显得格外精神抖擞。一路上没有无聊的村言俚语,更没有低俗的黑色段子。有的是年老的长者对革命圣地一部血泪史的侃侃而谈。他们眼里泛起的泪花总让我想起艾青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也有儒雅的学者对许多革命志士的事迹旁征博引,引得车内众人唏嘘不已。红色的气氛在谈笑中发酵,红色的憧憬在奔跑中升华。

 二、沉默是最庄严的敬礼 毛主席铜像广场人头攒动,我无力计算广场的人流量,我只看到比肩接踵的人群似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向中心。但令人惊奇的是每一个人的步调竟是如此的一致。他们自觉而整齐地排好队像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一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虔诚,庄严与肃穆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偌大的广场,数以千计的游客竟没有一丝的嘈杂,没有片刻的拥挤。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多么自觉而整齐的动作,无论年少抑或年迈都在主席的塑像前以最缓慢的

 速率,最安静的方式寄托着最崇高的敬意。我突然觉得心灵的污垢在那一刻荡涤得一尘不染,生命的高度突然在某一个彷徨的节点得到了最有力的支撑。

 三、落泪是最质朴的回归 偌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不同地区的学习团队再一次回归学生时代,像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课堂上胡蓉老师慷慨激昂,声泪俱下。三个小时的课程,她自始至终都以饱满的热情向我们诉说着光辉的党史。伍若兰是所有为党的事业光荣献身的一例。八个月的身孕,毅然担负起掩护主力撤退的重任。也许在她做出这一决定时早已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在她的心里,信仰永远比生命更有价值。被捕就义前的那句:“叫我说出红军的主力在哪里,除非赣江水倒流,太阳从西边升起”的绝唱不知揉碎了多少铮铮铁骨的心,换来的却是反动派残忍地剖腹割头的禽兽之举。即将临盆的婴儿没有来得及睁眼看一看这个世界就死在了敌人的刺刀下。她的头颅在赣江城头悬挂了三天三夜才被好心的农户收拾掩埋。我无法想象一名女子哪有如此大无畏的革命气概,我只看到课堂上有不少的人泪湿纸巾,偶尔也听到有人在低声地抽泣。此时此刻,或许只有泪水才是心灵最质朴的回归。

 四、回眸是最深情的惜别 汽车沿着井冈山的盘山小路逶迤而下。回望连绵起伏的山脉,便会不由自主地要回忆那一段风雨如磐的岁月,那些不死的英灵,那种不畏艰险的斗志时时锤打着我的心灵。似乎要赋予一个全新的自我。

 此时我只能用徐志摩的一句诗与您作别:“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因为我知道,只有静穆才能匹配您伟岸的身姿和不朽的灵魂。

 回到家儿子问:“爸爸,你给我带了什么礼物了吗?”我回答说:“孩子,爸爸给你带回来的是一个笔记本,一段故事和一种精神。”儿子翻看着我的笔记,似懂非懂的点头,脸上升腾起一种似曾相识的肃穆和敬仰。那一瞬间,我似乎找到了从未被世俗沾染过的我最初的模样。——后记 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学旅行学习团队一行 5 人,踏上了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去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班。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拥有 21 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持单位的井冈山,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其中的青少年教育基地牢牢把握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这一主线,充分挖掘井冈山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青年干部成长需求,引入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理念,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了一条红色基因教学的创新之路。

 为期五天的学习,我们将基地的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都一一进行了体验。

 一、红色育人的研学课程

 1、开班式上放异彩,烈士墓前祭英魂 参训的 154 名学员盛装出席,以最饱满的姿态向基地指导老师及同行展示教育人的风采。三千翠柏卫忠魂,紧逼戎装后来人。开营仪式后,全体学员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祭奠革命英灵。

 八角楼台铸热血,挑粮小道磨意志 150 余名学员慕名前往坐落于茅坪村的八角楼,昏暗的灯光九十年前照亮了伟大的革命道路。烈日炎炎,培训学员重走挑粮小道七里山路,虽然汗水湿透的衣裳,但那一幅幅咬牙坚持的革命精神,已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里。

 聆听讲座获新知,革命家风代代传 培训学员有幸聆听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钟教授对井冈山精神的解读,更有感于革命后代王放讲述父辈投身革命,将革命精神作为家风祖训进行传承。通过讲座,让我们了解到,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当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峥嵘革命史,那段辉煌悲壮而光荣的历史需要我们共同找寻,共同铭记。

 二、课程开发的有益启示 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课程开发的成功,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着力解决研学旅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研学旅行如何与学校课程实现有机融合?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如何设计?此次的培训学习,带给了我们如下思考:

 1、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立足教育性 研学旅行做到立意高远、目标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必须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每一门课程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寻找适合的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深度促进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井冈山之行中,通过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聆听感人的革命故事,让学员体会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悟信仰的力量,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所以研学旅行在课程目标的制订上,要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历史学科课程、科学学科课程等统筹考虑,活动中的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和核心素养的目标统筹等等,都应该是落实课标的核心要点。要通过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身心、思想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突出实践性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是目的,旅行是手段,通过旅行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亲身

 体验来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为此,课程设计和实施中,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充分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研学旅行,就是要让他们在与学校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实践思考。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要避免学生在学校中的以单一学科知识被动接受为基本方式的学习活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的课程设计,井冈练兵、三湾改编、学编红军草鞋、自做红军餐等,都突出了研学的实践性。研学旅行的课程应当超越学校、课堂和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因地制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在实践学习中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加强融合性 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要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研学旅行基地功能的拓展、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都要创造性地整合。

 从课程资源的整合看,既包括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跨界整合,也包括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

篇三: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传统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10 月 23 日,朱湖财政所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一行十三人前往大悟鄂豫边区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敬仰已久的革命圣地,汽车直抵革命烈士纪念馆正下方,很不凑巧的是,陵园管理人员告诉我们烈士纪念馆正在装修,不能进去瞻仰和参观,这算是此之行的一大遗憾吧。我们踏阶而上,只见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碑雄伟挺拔,巍峨耸立,李先念主席亲笔题写的 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金色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昭示后人勿忘烈士功绩,勿忘历史,激励后人发奋图强,努力工作,开拓奋进,以优秀的业绩告慰烈士在天之灵。我们神情凝重,庄严肃穆,向纪念碑一一献花,一朵朵白(黄)色的菊花寄托了我们无尽的思念和缅怀之情。随后全体肃立,向革命烈士纪念碑三鞠躬,默哀三分钟,面对鲜艳的党旗,由我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我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顺山势而下,先后参观了中原突围纪念碑和苏区红军烈士陵园,在烈士毛楚雄(毛泽潭之子)墓碑前,思绪久久不能平息。烈士牺牲时才 19 岁,正值青春年少,可他为了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义无返顾,抛头颅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将徐海东一家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竟有 66 位亲属牺牲,可以说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前赴后继、赴汤蹈火,生命不息、革命不止。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大好局面。

 这革命传统教育让我不虚此行,经历了一革命精神的洗礼和教育,心灵受到一又一的震撼,心中充满了对烈士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崇高信念,团结奉献,努力工作,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添光彩。

 作为一名基层财政所长和党支部书记,决心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围绕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全省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把创先争优转化为所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自己首先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遵纪守法,带头优质服务群众,带头清正廉洁,努力当好党员和群众的表率,走在创先争优的前列。多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优秀,激发参与热情,使创先争优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成为推动财政工作的 发动机 ,成为党员干部爱岗敬业争当优秀的 催化剂 。同时大力提倡 人人都是行评对象,人人代表财政形象 ,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向沈浩、严大平和郭明义等来自一线、平凡岗位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党员干部,明白什么是先进、什么是优秀并自觉跟着学、跟着做。在全财政系统营造争创先进、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在这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财政系统行评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群众是最好的评判者、裁判员。始终坚持群众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要求,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重大关切是我们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要求我们查找出财政工作的不足和薄弱点,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具体的行动,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种难点、利益攸关的问题,努力让群众得到实惠,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天下百姓,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开展创先争优和财政系统行评活动的目的,促进财政工作上水平。

 第二篇: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

 井冈山、韶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短短几天时间,我和市直机关第五期党务干部及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的学员一起学习了井冈山斗争史及井冈山精神。培训班采取的专题授课、讨论交流及实地考察学习等灵活新颖、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令我收获颇丰。

 几天来,我和大家一起实地考察了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等革命纪念地,瞻仰凭吊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毛主席故居等地,重走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聆听了老红军后代对先辈宝贵精神和感人事迹的追忆,深刻感受到红军后人默默无闻献身老区建设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井冈山先烈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万丈豪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我们党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不容易。此井冈山培训是我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人生上的宝贵启示,我最深刻的感受主要有两点。

  一是坚定的信念无比重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井冈山的火种靠什么点燃了 工农武装格局 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永恒课题。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我们的传统文化,西方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激烈碰撞,物质主义日渐盛行,精神迷茫、信仰失落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趋向于多元性,在我们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产生了信仰危机,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学习培训及实地进行的革命传统教育,让我对某些困惑豁然开朗,我认为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想通了,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价值所在,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更加有干劲、有激情,才能真正经得住考验。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要牢记。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必须搞好群众基础,增强无形实力。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正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敌人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止井冈山,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密切联系群众分不开的。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尤其是现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需要。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度转型,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利益主体

 日益多元,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起了许多群体性冲突,有些甚至已经威胁到基层政权的稳定。纵观全国范围内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诉求渠道不畅,群体利益协商调整机制缺失,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成为引发冲突的主要诱因。

 面对基层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我们党要主动适应这些新特点、新要求,不断创造和探索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子。今年在全国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就不失为一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之一。井冈山的革命传统教育,让我更加明白了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也给我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一名党务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积极协助办党组,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认真组织好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活动,力求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做一名称职的党务干部。

篇四: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p>

 一次灵魂的洗礼 ——记井冈山、南昌革命传统教育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促进知行合一在公司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党群工作部的精心组织下9 月 5 日至 10 日我们一行 10人进行了一场红色朝圣之行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南昌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参观感受和体验革命精神学习和弘扬革命传统。

 5 日 我们抵达中国革命圣地、 共和国的摇篮——井冈山。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更是一座成功的山。1927 年 10 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井冈山点燃了革命的星火星星之火燎原全国中国的革命由此走向了成功。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 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矢志不移的斗争„„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今尤其弥足可珍。

  我们特意来到井冈山上海拔 1343 米的黄洋界哨口参观它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因黄洋界保卫战而

 2

 得名。尽管战火已灭硝烟已散但黄洋界上的炮台仍在战壕依旧 这些历经沧桑的遗迹还在隐隐诉说着当年发生的故事我们也仿佛听到了黄洋界保卫战那隆隆的炮声、红军的喊杀声以及胜利的欢呼声仿佛看到了当年战火飞扬、硝烟弥漫的场景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毛泽东当时为黄洋界保卫战所写下的诗篇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系统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从 1927 年 9 月到 1930 年期间的所走过的革命历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追寻着井冈山怎么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的历程。一件件遗物使我们肃然起敬看到了当年厮杀用过的大刀、长矛、大炮、步枪经过无数次冲锋陷阵的军装、军旗、军鞋、布衣依稀还能辨认得出遗物上残留硝烟、沾染鲜血的痕迹。还有那一张张经过了血与火考验的先烈遗照黑白色的照片已经泛出谈谈的黄色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千千万万红军的遗容与我们零距离面对面脸对脸在相互对视的瞬

 3

 间迅速凝固成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连接起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与安定和谐的和平时代„„我们的脚步因此变的异常沉重而缓慢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出生在共和国建立以后没有血与火的革命斗争经历但是我们要铭记的是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垫而成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人撒热血、抛头颅铸就而成的。当今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幸福与和平要珍惜革命烈士的鲜血与生命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好各自的岗位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革命英烈长眠的地方共安息着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四名有名烈士和四千多名的无名烈士。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的名字和介绍安放在了纪念馆里供各地参观者凭吊。穿过松柏掩映的山岗小道拾阶而上我们站到了纪念碑前碑上镌刻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个鎏金大字碑的上端是一副巨大的金属雕塑既像一架冲天而上的飞机也像一团闪烁的火焰又像一簇正在开火的枪支耸立在山峦之上直插蓝天这幅雕塑寓意深刻引人深思。纪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再现了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呈现出一

 4

 幅前赴后继、奋勇激战的画面一名红军指挥员左手搀扶着受伤的战友、右手拿着武器指向前方侧过头召唤战友同时也是在召唤后来人号召我们加入前进的队伍激励着我们完成未尽的伟业。碑前是一位老汉和小红军的雕塑栩栩如生似乎在给我们讲《井冈山的斗争》故事„„ 随后几天我们参观了小井的“红军医院” 、红军造币厂、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的茨坪旧居等地。

 10 日我们来到英雄城、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的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喜悦的心情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一起追忆当年南昌上空响起的枪声、燃烧的战火、飘散的硝烟追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路走来的光荣与梦想。

 走进陈列大厅 那雄伟壮观的 “石破天惊第一枪”无不令人赞叹有着同样吸引力的还有栩栩如生的“蜡人” 、波澜壮阔的“攻打敌总指挥部” 、激情澎湃的“五万人群众大会” 、 “上井冈之路”等展示使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着革命先烈们当年浴血奋战、艰苦创业情境。多媒体实物展示使得当年的血雨腥风、惊心动魄的场景历历在目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身临其境深深地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在革

 5

 命时期的艰苦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气概大无畏精神更加感受到了在和平时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活在大好时代的今天我们固然无法真正亲身体会到革命先辈当年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的艰辛付出但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顽强毅力和革命精神将始终激励和鼓舞着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前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天的红色朝圣之行是短暂的但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是我们来之前无法想象和感觉到的。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记录着光辉的革命业绩闪耀着灿烂的革命精神开展“重温峥嵘岁月弘扬革命传统”红色之行教育通过追寻革命遗迹重温革命传统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革命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分量才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识在当代社会的匮乏才明白铸造灵魂、锤炼意志、坚守信念对我们来说是如何的重要也才真正发现自己的欠缺和努力的方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回程途中交流感受时大家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感谢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次绝好的学习机会我们要把这次接受教育的经历与感受带到公司全体职工当中来

 6

 共同分享共同进步我们要把此次“红色之行”所汲取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去 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为中电的跨越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篇五: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8卷 第6期 2 0 1 5年 1 1月 中园昔尚山子都挚院学报 VOL.8. NO. 6 NOV.25.20l5 红色家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口柯 华 欧阳慧 邱 明 (中国井 冈山干部学院,江西 井冈山 343600) [摘 要]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红色家风理论来源 于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形成于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的伟大实践,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 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道德、价值取向和作风在家庭生活中的集中体现。其 内核是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 怀,其基石是严守纪律、忠贞不渝的政治品格,其精髓是律 己修身、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其根本是从严治家、励 志传承的历史责任。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对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榜样教育意义。

 [关键词]红色家风;内涵特点;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5)06—0084—07 家风,狭义而言,就是门风,指一家的传统习 惯、生活作风等。广义而论,是指一个家庭、家族 世代相传所沿袭下来的、能够展现该家庭及家族 成员的传统风尚,诸如精神风貌、道德品格、审美 情趣、气质气度与素质风采的家族文化风格。家 风建设是 国家建设 、社会建设 的重要基础 ,是民族 文化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 定器。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 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 设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 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和各个时代的优秀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 中形成的家庭 风尚,体现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廉洁自律、亲情 友情等方面的精神风貌、群体意识和政治品格,对 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榜样教育意义,是 中国共产 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红色家风的渊源与形成 (一)红 色家风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 家庭问题和家庭建设的理性思考。红色家风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家庭建设 的集 中反映 ,其理论 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 的家庭观 。马克思主 义 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 民精神境 界极 大 提高 ,每个人 自由而全面发展 的共产主义社会 ,作 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 主义家庭观充满着 [收稿日期]2015—10—21 [作者简介】柯华(1967一 ),男,江西彭泽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教育学;欧阳慧(1974一),

 男,江西遂川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公共管理;邱明(1975一),男,江西井冈山 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办公厅主任记者,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新闻传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井冈儿女’口述史料征编与研究”(项 目编号:15BDJ019)的阶段性成果和江西省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规划项 目“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 目编号:15SKJD32)的阶 段性成果。

 第6期 · 85 · 对人类最高理想 目标 的追求。

 与其他社会形态相比,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具 有强烈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家庭作为社会有机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从来就有 的,它是社会历史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发展都具有一定 规律性。马克思在《路易斯 ·亨 ·摩尔根 <古代 社会 >一书摘要》中指出:“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 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由较低阶段的形 式进到较高阶段的形式。”[2坤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 在马恩著作中均有体现,系统阐述则是恩格斯继 承马克思遗志 ,以达尔文 进化论和摩 尔根人类家 庭历史演变论为基础所著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 的起源》。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角度而言, 家庭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经济、政治、情感和生育 功能四个方面。家庭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家庭 中 家长的权力与他对家庭成员的经济行为、生活选 择的掌握和操纵以及这种掌握和操纵对社会政治 结构产生的影响。在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一些相关 论述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关系是一种被物化 的关系。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 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 的金钱关系。”【3 J阱相 比之下,在无产阶级的家庭 里 ,由于没有私有财产 ,他们之间是一种完全平等 的关系,在没有任何其他考虑因素的情况下 ,血缘 和情感是家庭成员之 间关系维系 的基础 。这在本 质上同资产阶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大的 不 同。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 系充满着阶级感情和革命情谊,成为家风养成的 基础。良好家庭建设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在 谈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 系问题上 ,马克思 和恩 格斯首先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应该承担 的培养教 育的责任和义务。马克思认为在家庭生活 中父母 应该成为培育人的能手,使得孩子的性格、才智等 都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才会使家庭生活充满 温馨。马克思认为:在对子女的培育过程中,不仅 需要“社会的责任”, 坤 父母榜样作用至关重 要。马克思在 1873年5月 31日写给恩格斯的信 中指出,为 了孩子 ,我 的举 动必须 非常 温和 而慎 重。马克思看来,因为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 着的情感更为神圣 ”。这种情感 ,归结起来 ,既有 父母子女的亲情体现,更是一种共产主义事业的 传承。

 (二)红色家风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 ,是 对 传 统 家风 的 扬 弃。家风从历史中走 来 ,蕴含着 深厚 的民族 文化。中国古代 素有 重视 家风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家风是一个家 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 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它既包 括润物细无声 的、无形 的、潜 在的文化影响 ,也包 括具有很强约束力的家规 、家训、家约等 系统的家 庭道德规范。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给 家中成员及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红色家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数千年 的传统文化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早已内 化为“百姓 日用而不觉 的价值观 ” ]。习近平指 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 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 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中国传统家风以传统的 伦理道德为指导,以修身齐家为核心,倡导家庭成 员修身正心、安分守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修身,就是 要求家庭成员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高层次 上则要求家庭成员尊崇“立德 、立功 、立言”这三个 原则 ;齐家 ,是对整个 家庭 的管理,要求家庭成员 和睦友好、勤俭清廉、遵守家规等。治国,就是为 官之道。中国传统家风对为官从政有许多规定, 如清廉、公正、勤劳、简朴等。古人把家风概括为 “五常八德”,“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八德” 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仁义礼智信”作 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影响着我国传 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也成为了中国传 统家庭 家 风 、家训 、家规 世 代 相传 亘古 不 变 的 标尺。

 红色家风 既是对 中 国优秀传统家风 的继 承, 更是对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扬弃与超越。传统家风 中提倡的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夫荣妻贵、愚忠愚 孝等带有 明显 的封建等级秩序 的糟粕 ,在红色家 风中得到彻底地摒弃 ,取 而代之是 以共 同的理想 信念维系的亲情、战友情、同志情。

 (三)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 的革命建设 实践 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 红色家 风凝 聚着无数共 产党 人 的经验 与智 慧,充满着革命家庭的亲情与关爱,诠释着中国共 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中国共产党是马

 · 86· 山干部学院学 2015生 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追求人类 最高理想为目标,从来没有个人的任何私利。无 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人民的利 益高于一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守的至高无 上原则。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舍小家 为大家,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甘愿抛头颅、洒热 血;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善待人民所赋予的权力,为 人民谋福祉。这种以民族利益、百姓安危为重,以 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家庭 建设的第一要义。“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权 力是党和人民的,不能乱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特 有的家风得以传承。

 老一辈革命家的言传身教为红色家风的传承 树立 了光辉典范。他们把 自己的子女视为 民族与 国家的财富,要求子女们 树立以天下 为己任的人 生态度,把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实 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 益的价值原则,质朴家风中蕴含着公正为民的精 神境界与忠诚担当的行为准则。毛泽东对家属子 女一向严格要求,堪称中国共产党人家风建设的 楷模。毛泽东身为党和国家领导在教育子女方面 从无权力的传承和追求,有的只是一个普通百姓 家庭的家教,他对子女的家训是:“吃苦、求知、进 步、向上”。他出身农民,他第一个把 自己最爱的 儿子毛岸英送到陕北农村,他又第一个把毛岸英 送到工厂,他再次第一个把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 这些第一体现了毛泽东是人民的领袖,更体现了 他要求子女做普通平民的教育,要想不变色,就必 须在艰难困苦中磨练。朱德“以德树人、勤俭持 家”的家风形成得益于总司令对后人的心口相传、 言教身教。刘少奇“慈严相济、自立 自强、公正为 民 忠诚担当、清廉刚正、以身作则”的红色家训不 仅是为人处事的教科书 ,也是为官从政 的指南针。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是周恩来家 的家训,总理以此制订的十条家规,既蕴含着深刻 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又蕴含正气和清廉之风。

 习仲勋反复告诫子女,要“夹着尾巴做人”。也正 因为有了这样的好家风,才给家庭带来平安、祥和 和幸福,才使得后人始终保持崇高理想,致力于党 的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给父亲的祝寿信所写:“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 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 代相传。”[7 正是这许许多多的老一辈革命家、老 共产党员在长期斗争和建设中的坚守,才凝聚成 独特的红色家风,成为中国共产党优 良传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成为血脉里奔腾不息的红色基 因。

 同样,新时期优秀的共产党人如焦裕禄、孔繁森、 郑培民、杨善洲、龚全珍等人,他们不仅 自己做人 扎扎实实、胸襟坦荡、大公无私,对待和教育子女 方面都非常严格,要求他们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 白,不高人一等,不搞特权特例,为红色家风注入 了新的红色基因。

 二、红色家风的内涵和特点 红色家风是优 秀共产党人为家人 、后世 和社 会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继承、创新和发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要内核,具有着丰富博大的内涵。融合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和家庭家风建设 的精神要义,红色家风的内涵可作如下深层解读:

 其内核是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其基石 是严守纪律、忠贞不渝的政治品格,其精髓是律己 修身、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其根本是从严治家、 励志传承的历史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征程中,尤其需要融会红色家风的精神 气脉,传承红色家风的革命基因。

 (一)红色家风的 内核 :爱党爱国、忠于 理想的家国情怀。家风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 量。习近平强调 ,“千千万万个家庭 的家风好 ,子 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是一个 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 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 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老一辈革命者将爱党爱 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植入每个红色传人的心 灵深处。爱党爱 国就是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和 热爱;忠于理想,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维护 国家利益,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共产 主义事业而奋斗;家国情怀,就是处理好“小家与 大家”的关系,在“家国同构”中实现个人追求与社 会 目标 的统一。

 从 中国井 冈山干部学院近两年开展的“‘井冈 儿女’口述史料”征编活动征集到的史料中,我们 可以看出,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

 第6期 · 87 · 设和改革开放时期 ,无数优秀共产党人都舍小 家 为大家 ,随时随地响应党的召唤 ,彰显出浓厚的爱 国主义精神。革命 战争 时期 ,毛泽东带着两个弟 弟变卖家产、投身革命 ;贺龙毁家纾难、满门忠烈; 陈毅安告别娇妻、喋血疆场,等等;和平建设年代,

 罗荣桓、陈赓让孩子就读哈工大、献身国防;邓华 让女儿上山下乡、扎根基层 ;杨得 志让女儿脱下军 装 、率先响应百万 大裁军 ,等等。诸如此类 ,都无 不展现出这代共产党人钢铁般的国家意识和组织 意识,党和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身先士卒,率 先垂范 ,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号召力。

 爱国主义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中 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共产党 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无数革命先烈和仁 人志士以振兴 中华为己任 ,忠于党和人 民的事业 , 舍生忘死 ,前仆后继 ,为民族解放、人 民幸福 贡献 了毕生精力乃至生命。正是这种可贵的爱 国精 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二 )红 色家风 的基 石 :严 守纪律 、忠 贞 不渝 的政 治 品格。严守纪律、忠贞不渝既是老 一辈革命者在家庭生活中的政治自觉,又是他们 教育家属和子女的政治底线。...

篇六: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革命传统教育 ----孟良崮战役观后感

 在建党 93 周年即将来临之际, 4 月 1 日早上 6 点钟, 我们踏上了奔赴革命老区的征程。

 由于平时都非常忙碌, 能有这次学习交流机会, 感到十分兴奋。

 经过 2 个多小时的行程, 我们才到达了地处沂南常山乡的马牧池参观学习了红嫂的英雄事迹, 下午, 我们又到地处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该馆于 2007 年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 60 周年新落成, 整个外形是两个红色的三角形战旗, 两个战旗形成孟良崮大崮顶山形, 共二层, 高度为 19. 47 米, 象征着孟良战役发生在 1947 年。

 走进纪念馆, 才看到粗糙的红色外墙上, 嵌满了 19 万多颗子弹, 这粒粒子弹,似乎在诉说着 67 年前那场战争的惨烈。

 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我们边走、 边听、 边看,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 受益匪浅。

 1947 年华东野战军在陈毅、 粟裕的指挥下, 经过浴血奋战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张灵甫的 74 师,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歼国民党军的一次重大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人员武器严重不足, 生活物资极为短缺, 条件十分艰苦, 但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战士保持高度的团结和旺盛的革命斗志, 团结广大群众, 以惊人的毅力, 克服种种困难, 自力更生, 百折不挠, 英勇奋战, 取得伟大的胜利。

 这一战役, 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 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 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

 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 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为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孟良崮纪念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红色教育陈列室, 烈士烈士陵园等, 对孟良崮战役有了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通过这次红色革命教育活动, 自己的心灵受到极大震动, 思想和灵魂也受到深刻洗涤。

 带着感动, 披着雨丝, 我们登上返程车。

 一天的参观学习虽然短暂, 但心灵上所受的感慨颇多, 收获颇多, 这次党性教育活动确实深受启发、 备受教育, 不虚此行。

 这是一片英雄辈出的大地, 这是一块壮怀激烈的热土。

 忆往昔,巍巍沂蒙山高耸起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丰碑, 滔滔沂河水诉说着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

 看今日, 那段战火纷纷、 艰难困苦的岁月已渐行渐远, 但千千万万沂蒙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出的“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的沂蒙精神却永驻人间。

 这种精神, 是对历史的总结, 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更是老一代向新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 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 在今后的工作中, 认真做到:

 一、 坚定信念, 保持我党的光辉形象。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

 党员如果丧失了理想和信念, 也就失去了精神支柱, 就会忘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就会失去自身约束能力,就会经受不住各种诱惑而陷入泥潭。

 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 牢记为人

 民服务宗旨, 不断警醒自己,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保持我党的优良传统, 树立起我党的光辉形象。

 二、 振奋精神, 全面提高工作能力。

 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弘扬革命精神, 牢记历史使命, 增强党性修养, 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加强学习、 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钢铁市场早已进入了严冬时期, 我们要振奋精神, 认真思考,理清思路, 树立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带领干部职工, 克难制胜, 团结一心, 共度难关。

 三、 立足岗位实际, 不断开拓创新。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 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 开拓进取, 不断创新, 严于律己, 防腐拒变, 努力工作, 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一中心, 大搞节约挖潜, 降本增效,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 优胜劣汰, 立于不败之地。

 带头坚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 真正把红色革命精神存之于心、 践之于行。

  2014-4-2

篇七: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讲稿精选: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要求:“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xx 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我们要牢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凝聚奋进力量,描绘好新时代新征程上 xx 改革发展新画卷。

 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重大使命责任 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红色基因,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党的根本宗旨、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励我们党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我们要深刻认识传承红色基因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守好红色根脉,挺起精神脊梁,担起使命责任,让红色基因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深刻领会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围绕传承红色基因作出的重要论述,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精辟阐述

 了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为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把握重大意义、从理论高度把握思想精髓、从时代高度把握实践要求,自觉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当好红色文化的弘扬者、践行者。

 始终牢记对 xx 传承红色基因的殷殷嘱托。先后两次亲临 xx 视察,看望慰问革命老区群众。强调:“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好了,一定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苏区的老百姓们。”要求我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我们要牢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 xx 精神、xx 精神和 xx 精神,让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牢牢把握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要求。强调:“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经苦难辉煌,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党的红色基因。这些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的密码,确立了我们“向哪里去”的精神航标,激励我们风雨无阻、坚毅前行。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坚持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

 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努力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积极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 xx 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在革命战争年代,xx 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在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中肩负重要责任、具有独特优势。我们牢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扬优成势、积极作为,不断完善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在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上迈出坚实步伐。

 用心用力保护红色文物。《决议》提出:“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xx 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全省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xxxx 处,可移动革命文物 xxxxx 件(套),堪称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我们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以 xx 个县(市、区)为重点,大力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推动革命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从单体革命文物保护向革命文物、旧址群体保护转变,从革命文物本体保护向本体和环境整体综合保护转变。大力实施分级科学保护,加大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等维护修缮力度,做好红色档案、红色歌谣、红色标语等的挖掘、整理、修复工作,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精彩生动讲好红色故事。我们围绕发生在 xx 的党史重要事件、重大活动等,深入挖掘整理,运用多种形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

 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让革命历史生动再现、更加鲜活。加强系统研究阐释,先后推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一批高质量红色电影、戏剧、歌舞等,其中《建军大业》《可爱的中国》等 xx 部红色题材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全力打造传统教育高地。我们坚持以革命旧居旧址和纪念场馆为“教室”,以革命斗争历史为“教材”,以革命先烈先辈为“教师”,着力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坚持把红色传统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员干部集中培训重点内容,融入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深入开展“诵读红色家书”“红色走读”“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和信仰的力量。坚持把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作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开展读红色书籍、听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群众性活动,推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见行,在赣鄱大地营造学习红色传统、当好红色传人的浓厚氛围。

 做大做强红色文化品牌。红色资源是 xx 的最大财富,也是最亮品牌。我们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培训、演艺、文创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精品工程,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xx 段)建设,精心打造 xx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八一起义”“秋收起义”“井冈摇篮”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 xxx 个红色文化名村,联合 xx 个省份成立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

 盟,连续举办 xx 届红色旅游博览会,构建全域一体的红色旅游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红色培训品牌,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红色研学,吸引全国各地机关、学校、企业等参加红色培训,充分发挥教育群众、辐射全国、擦亮品牌的综合效应。

 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视察 xx 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目标要求,切实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党的红色血脉,讲政治、践忠诚、勇担当、重实干,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彩的 xx 篇章。

 铸牢忠诚之魂,更加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努力在讲党性、讲政治、讲忠诚、讲担当上作表率。

 扭住发展之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中央苏区时期,根据地经济极其困难,军民生活极端艰苦。苏区军民抓生产、干革命,广泛开展支前、扩红、节省等运动,涌现出一批创造“第一等工作”的模范县、模范乡。经过长期艰苦努力,xx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扛起为民之责,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央苏区时期,苏区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把自己当作“人民的长工”,同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与人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铸就了“真正的铜墙铁壁”。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走好群众路线,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老区人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永葆清廉之心,构建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决议》指出:“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就探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以清正廉洁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自我革命,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成为 xx 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汇聚起强大正能量,努力创造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无愧革命先烈的新的更大业绩。

推荐访问:家风 读后感 红色 革命传统教育